VR技术的出现,让很多企业把展厅搬到线上,让更多无法出门或者想通过网络了解知名企业的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就可以观看企业展厅,近日,腾讯作为“云上”文博会参展企业之一,腾讯通过VR和3D建模技术,首次将腾讯滨海大厦展厅及公共开放区域都搬到云端。据了解,这也是自2017年滨海大厦揭幕以来,展厅首次以线上的方式接待访客。
3D、 VR技术加持,观众可实现步入式漫游体验
据悉,腾讯滨海数字化VR展厅是一款基于沉浸式媒体解决方案而实现的线上VR数字展厅。它通过VR和3D建模技术,把滨海大厦展厅及公共开放区域都搬上了“云端”,实现了3D模型展示、步入式漫游、沉浸式空间体验等新型体验模式。
用户扫描文博会二维码或搜索“云上滨海”小程序即可参观体验腾讯线上数字化VR展厅。通过拖滑屏幕改变观看视角,圆点导航标识指引自由参观整个展厅,在一些特殊地带,还可点击“彩蛋”标签,进行互动获取更多信息。观众逛完大堂可以切换楼层,观看球场、健身房、公共空间、跑道、篮球场、会议室、T站、员工餐厅、image爱马哥等区域。
“云上滨海”微信小程序
除了公共开放区域,访客可以申请预约,进行线上参观展厅,有专业的行政接待人员在线上实时带领参观,并进行语音讲解。访客的手机画面会跟随讲解员的屏幕操作一同移动,同时访客还可开启发言功能,实时和讲解员进行语音互动,真实还原线下参观的体验。
线上线下巧联动打造“全真互联网”
腾讯云高级产品经理赵静介绍,“腾讯临境”是腾讯视频云推出的一站式沉浸式媒体服务解决方案,提供企业从VR采集、3D建模、模型编辑到营销分发的全链路一站式媒体服务,助力企业完成沉浸式营销方式搭建,带给用户便捷、稳定、如临其境的沉浸式全真互联网新体验。它可广泛应用于房产经纪、家装、酒店住宿、文博展厅、虚拟看车等多种场景。
腾讯滨海大厦线上展厅
此次“云上”文博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更多的人可以参观到腾讯滨海大厦展厅,了解腾讯的文化产业内容和理念。线上参观的方式降低了物质成本,打破了实体展厅人数限制的弊端,可容纳参观人数无上限,同时“一对多”的讲解方式也提升了接待效率。
文章来源:深圳新闻网,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简介:广州博物馆(旧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山镇海楼,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国最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收藏有关广州历史文物,举办陈列展览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馆址镇海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距今已有六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是广州著名的古建筑,被誉为"五岭以南第一楼"。"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分别是清代和现代羊城八景之一。
广州地铁博物馆作为华南地区首个地铁博物馆。博物馆展项共分为十个站点,既展示了广州地铁在建设、运营、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将地铁科普、地质知识、应急常识带给每一位进馆的观众。馆内有环形三维动画、1:1比例盾构机、溶洞仿真场景、3D彩绘列车、模拟驾驶等体验。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展厅是展现历史文化、文物等一种展示形式,历史文化展厅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让参观者通过展厅有一定的学习意义,近日,鄂托克旗蒙医综合医院骨科专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综合职业中学成立了蒙医药历史文化展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优秀蒙医药历史文化。
新安县规划展览馆历经数月,按照“焕然一新、突出特色、功能完善、控制投资”的原则完成提升改造通过验收。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展览馆已于近期有序对外开放。
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热门的词,大概是5G,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5G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动驾驶、智能假造等场景中有广泛应用。那么,5G技术到底能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时代,AR/VR体验又将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应用场景?作为4G网络的升级版,5G何以成为VR/AR市场的引爆点?
虚拟展厅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广泛使用,毕竟它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浏览,近年来,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历史陈列馆、艺术馆等都开始开发虚拟展厅,甚至每次重大展出也专门开发,方便国内文物爱好者,甚至学校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宣传教育的手段,近日,从龙门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虚拟展厅正式上线。即日起,龙门石窟爱好者即可足不出户观看龙门石窟在广州举办的展览。
由于天津博物馆展厅进行5G设备安装施工,五楼“智启津沽—严修与天津近代文化教育”“砚拓—天津博物馆藏古砚与拓片展”“殷契重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特展”“镜影—天津博物馆藏古代铜镜展”展厅将于11月7日(周四)交替临时关闭,施工完成后正常开放。
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各地根据当地疫情情况陆续恢复开放博物馆,近日,备受瞩目的漳州市博物馆新馆8月19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部分展厅。
近日,深圳南山博物馆发布通告,因展厅临时检修,南山博物馆四楼“南山改革开放史”展将于10月12日至10月18日闭展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