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正式开馆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展馆展出了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民俗、传统医药、传统手工技艺等众多德宏经典非遗项目,多样的非遗互动体验,让市民和游客连声称赞、流连忘返。
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位于芒市金孔雀大道德宏州文化馆三楼,展馆面积906平方米,是以展示、传播为主要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馆。展馆设计根植于传统非遗文化,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的简单展示,而是采用多种现代展陈方式和手段,多方位、多视角陈列展出了德宏州的非遗文化。
该展馆是州文化馆打造德宏州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也是对外展示我州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成果的重要载体。作为全州非遗保护的工作者,州文化馆将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为非遗作品注入新鲜血液,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并进行大力宣传,让全州人民及外地游客了解我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瑰宝。
展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德宏州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区,德宏州五种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展示区,云南省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走廊展示区。除非遗项目主展区外,二楼还设有文创产品展示区。开展当天,文创产品展示区进行了传承人活态展示,傣族织锦、景颇族织锦、阿昌族户撒刀、阿昌族银器、傣族银器、葫芦丝、傣族果雕、傣族制陶技艺轮番进行展示,现场观看、购买的群众络绎不绝,拉近了群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唤起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
图文来源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2025年上海五金展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展会,展台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参展效果。以下是针对展台设计与施工的专业指南,帮助参展商打造高效、安全且吸引人的展位。
虚拟展厅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广泛使用,毕竟它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浏览,近年来,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历史陈列馆、艺术馆等都开始开发虚拟展厅,甚至每次重大展出也专门开发,方便国内文物爱好者,甚至学校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宣传教育的手段,近日,从龙门石窟研究院了解到,“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虚拟展厅正式上线。即日起,龙门石窟爱好者即可足不出户观看龙门石窟在广州举办的展览。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有植物标本22万号;昆虫标本60余万号;动物标本3万号,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37种,以及护士鲨、豹纹鲨、翻车鱼等百余种珍稀动物标本,此外还有北极熊、企鹅、鸵鸟等国外的珍稀动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500多件,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1600多件(套)。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 馆内馆藏文物约1700件(套),以“文物+文献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历史。
在科技的发展,更多的行业逐渐由空间设计过渡到更注重交互设计元素。互动体验展厅的出现,可以引导观众去观察和思考展馆所呈现出来的多种交互信息,使观众能在探索和娱乐的过程中,加深对展览信息的理解和记忆。7月2日,岳阳任弼时纪念馆内的新投运的智能电网互动体验厅迎来了首批客人。
自2020年9月17日起,烟台廉政教育基地展厅将按照预约、限流、错峰原则,有序开放。
“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开幕式12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举办,同时拉开了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以历代班禅及宫廷佛教艺术为主题的专题展览。
根据2025年展会搭建安排,展台设计报馆图纸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18日。参展商需在此日期前完成展台设计图纸的提交,以便进行审核和后续的搭建工作。
在澳门旅游及经济活动逐步复苏下,2022年国际展览业协会UFI亚太区会议将在澳门举行,为澳门会展业带来新动力;为迎接展览活动回归,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将持续提供“会展竞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