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虚拟现实是最近出现比较热门的技术,它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提供了更真实的互动模拟体验,而vr虚拟技术在展馆中的应用越来越流行,比如顺义首个VR虚拟展馆“网络乡愁博物馆”日前上线,观众关注“仁义和顺”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
在博物馆里,可以听到最地道的顺义“土话”,看到最具时代印记的老物件、老照片,感受顺义从京郊粮仓到服务业大区的发展蜕变。
网络乡愁博物馆涵盖五大主题,包括顺义家乡话、恋物志、旧时光、故事汇、品牌集等。据悉,展出的珍贵文物、照片、影像是仁和镇面向全区各镇街征集而来,既有接地气的“家乡话最美故乡音”栏目,展现活动投稿率最高的顺义“土话”,将顺义人随和坚毅的“腔调”和淳厚朴实的民风温暖呈现;也有高大上的“品牌集奋斗成就梦想”栏目,通过展示对顺义经济做出突出贡献企业的发展史、荣誉、品牌故事等内容,展现顺义区的发展历程。
虚拟技术的出现,给展馆带来了一系列可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想看,随时随地,只要你有网络。而顺义的网络乡愁博物馆线上展馆的出现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未来这种技术的流行将会成为趋势。
因应近期东莞、西安等多地出现新发疫情,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为保障参展商、观众与合作伙伴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全力配合宝安区政府及相关单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组委会经内部商讨后不得不将原定于2022年1月5日至7日举办的华南智能制造展会SMF延期至2022年4月7-9日,展会延期后,继续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举办,展馆将调整为13号馆。
新民晚报讯(记者 罗水元)上海电力70年发展历程怎么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网上海电力推出了上海电网虚拟展厅,聚焦坚强电网、绿色发展、创新引领,通过新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带您重温上海电网70年发展之路,共同畅想“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未来能源世界。
中国移动发布《5G垂直行业应用白皮书》,深入解析5G赋能V2X自动驾驶、飞联网、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智慧校园、城市综合治理、高清行业视频等8大垂直行业应用,探索5G时代各行业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
浙江在线-宁波频道9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应磊)日前,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拉开帷幕。这个展览还同步上线了数字展厅。数字展厅开设了多个专区,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艺术需求:作品展示专区、360°VR全景展厅专区带领观众线上欣赏美展作品,跨时空浸入体验美展氛围。
海珠区博物馆为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呈正方形,座北向南,青砖围墙,建筑多用木雕、砖雕、壁画装饰,极具岭南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该馆与邓氏宗祠同为一址。邓氏宗祠建于1895年,占地4700平方米,为邓世昌之母为纪念爱子,用清政府的抚恤金将祖居扩建而成。故又称之为邓世昌纪念馆。
中华姓名博物馆又称南溟黎公祠,如今也被改建为中华姓名博物馆,与图腾博物馆互相呼应。走入博物馆,便受到两旁一个个雕塑人像的“夹道欢迎”。这里陈列着100个百家姓氏始祖的雕塑,栩栩如生。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横亘”在祠堂正厅的巨型字典———长5.6米,宽3.4米,共53页的《起名字典》。这本要三个人一起才能翻动的字典,记载了各个姓氏的来源、变化及意义,是一本起名字用的工具书,据称正准备申报“世界上最大的字典”的吉尼斯纪录。
东濠涌博物馆两层建筑共设五个展厅。一号展厅“东濠溯源”展示了纵横交错的河涌是如何滋养广州城,进而影响广州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二号展厅“东濠商贸”展开了东濠一河两岸商贸民俗的画卷,让人们细细回味曾经的繁华与浪漫;三号展厅“东濠蕴梦”再现了疍家姑娘哼着咸水歌沿涌荡舟卖水果的美丽瞬间;四号展厅“东濠哭泣”展示了被污染后的河涌污泥黑臭、垃圾满涌的情景;五号展馆“东濠新篇”展示了东濠涌治水的成果,美丽重现令人精神一振。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仿古园林建筑,主要承载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
世界上首座博物馆就起源于大学,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2019年中山大学南校区博物馆设计施工总承包开始招标。近日,从该项目施工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1年竣工。